粵港澳合辦的全運會將於11月9日至21日舉行,全運會組委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昨日(8日)在廣州舉行新聞發布會,稱預計屆時約9000名運動員往返三地比賽,人數創歷屆之最,又指口岸將設專用通道方便運動員、觀眾通關。

全運會和殘特奧會港澳工作協調部副部長張志華預計,全運會及殘特奧會,由內地前往港澳參賽人員逾6000人,港澳到內地參賽人員亦有逾3000人,是港澳到內地參賽及內地赴港澳參賽,人數最多的一屆。
張志華表示,全運會兩項跨境賽事中,粵港澳公路單車賽運動員可以6次無間斷通過港珠澳大橋三地口岸,享受「不踩剎車」的通關體驗;深港馬拉松賽的運動員,在深圳灣大橋上奔跑時亦不用停下來過關,可以一口氣跑過深港兩地。他又說:「我們在口岸設立了專用通道,代表團可以『團進團出、即到即走』;對於持票觀眾,我們給大家開通了綠色通道,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,憑賽事門票可以『急事急辦』;橫琴口岸亦免出示證件通道,屆時有望實現直接『刷臉通關』。」
組委會辦公室主任黃明忠表示,已探索出三地共同辦賽模式,在6大領域包括跨境賽事、口岸通關,人車證件、食品安全、賽事日程及綠色辦賽方面取得共識;三地亦已建立「1加4」聯絡機制,每2個月舉行一次聯絡會議,聯絡員每日溝通。他又指,在賽事日程上亦已兼顧三地需要,形容「兄弟同心,其利斷金」,能辦好體育盛會。
全運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主任楊德強表示,在香港舉辦的8項賽事及2項跨境賽事已完成測試賽,將總結經驗,會按照簡約、安全及精彩的辦賽要求,嚴格管理預算,節約成本,控制賽事規模。他又指,希望藉賽事吸引內地及海外旅客來港,文體旅局將透過多元渠道推廣宣傳,並與業界商討推出不同旅遊產品,以盛事帶動消費及經濟。